成语故事里的历史人物-赵云偃旗息鼓

889人浏览   2024-05-12 08:48:42

成语故事里的历史人物-赵云偃旗息鼓。

"偃旗息鼓"出自南朝宋著名史学家裴松之的《云别传》。建安二十三年曹操率领四十万雄师威震汉水,意图与刘备一决雌雄。诸葛亮机智地建议刘备采取奇袭战术,焚烧曹军的粮草,刘备遂派黄忠与赵云执行此计。

黄忠作为先锋与魏军大将张颌在北山交战,激战正酣,赵云等待黄忠归来却久等不见,于是前去寻找,却意外遭遇前来增援的曹操。赵云无奈只得退回营寨,下令打开营门放倒军旗,停止击鼓,让士兵们隐匿在山沟之中。

赵云身着铠甲,手持长枪,独自驻足在营寨门外,等待曹军的到来。曹操率军赶至,只见营寨大门洞开,赵云孤身一人,毫无惧色地立在门前。曹操深思熟虑,断定此地必有埋伏,于是下令撤军。

就在他们撤退的瞬间,赵云挥舞长枪,山沟中的蜀军如猛虎下山,曹军瞬间陷入混乱,溃不成军。曹军互相践踏,落水淹死的不计其数。赵云、黄忠合兵追杀敌人,张颌弃寨逃跑,曹操也丢下北山的粮草,落荒而逃,奔往南郑。


赵云攻下曹军营寨,黄忠夺下北山粮草,打了一场大胜仗。成语"偃旗息鼓"由此诞生,也作"息鼓偃旗"。原来它是指放倒军旗,停打军鼓,不露目标,也指停止战斗。后来则用它比喻休战或无声无息停止行动,掩饰放倒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