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简介个人资料(这才是她的真风采——建筑大师林徽因)

100人浏览   2024-11-09 09:31:22


说到民国才女,人们自然想到张爱玲、陆小曼、林徽因,而说到林徽因,人们津津乐道的只是她的浪漫爱情故事,却忽略了她身上更为优秀的才能,她是中国第一代女建筑师,她是新中国国徽图案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者之一。

评价一个女人的魅力有多大,只要看她身边男性质量如何?

林徽因一生最大的诟病就是太优秀了,优秀的让三个男人为她痴迷不悟: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

新月派代表诗人徐志摩,浙江海宁富商徐申如唯一的儿子,梁启超的学生,北大毕业,麻省克拉克大学读过历史,获得学士学位;哥伦比亚大学读经济学,文学硕士学位;康桥大学(现在的剑桥大学)研究政治经济学,诗歌散文上的造诣就不用多说了,他的《再别康桥》意境悠远,广为流传。

梁思成,梁启超的长子,清华大学毕业,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毕业,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之父”。

金岳霖,清华大学毕业,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后转入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中国逻辑学就是他引进国内的,被誉为“中国哲学界第一人”。

这三位天之骄子,青年才俊,换作了现代,也是无人可比的优秀,就是这样优秀的俊杰,都不可救药地爱上了林徽因。

徐志摩那时候已经结婚了,妻子张幼仪娘家也是名门望族,她的二哥更是中央银行的总裁,家庭背景可见一斑,但徐志摩为了追求林徽因,顶着骂名和压力坚决的与张幼仪离婚了,哪怕那时候张幼仪已经有了身孕。

金岳霖,用他哲学家的思维方式去默默地爱着林徽因,“择林而居”,哪里有林徽因,哪里就有金岳霖,他成了梁思成林徽因夫妇的好朋友,他们住前院,大院;他就住后院,小院。一辈子单身,对林徽因默默守护。

梁思成,林徽因的未婚夫,林徽因的父亲早年与好友梁启超有过口头之约,将来把女儿许配给梁家的大公子。林徽因14岁的时候,梁思成来林家拜访,从此一眼万年,用一生守护着这位才女。

两人共同赴美留学,康奈尔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都留下了两人美好的回忆,学业有成后,有情人终成眷属。

林徽因也是出身名门,爷爷晚清进士,官居太守;父亲林长民,民国初年著名政治家、外交家、教育家、书法家,同盟会老牌骨干,后参加反奉战争时被流弹击中,不幸身亡。

林徽因和梁思成一起去了宾夕法尼亚大学大学读建筑系,不幸的是建筑系不招收女生,原因居然是建筑系学生经常需要熬夜画图,女学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比较危险。

林徽因没办法只好去读了美术系,辅修建筑系,但她建筑上的天分一点不比梁思成差,1926年春季,学年开始她就成了建筑设计专业的业余助教;在1926-1927学年又升为该专业的业余教师,这优秀程度可想而知了。

最好的爱情就是类似友情吧,一起工作、一起游玩、一起成长,共同分担两个人的责任和权利,帮助对方追求自我意识,同时又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给予信任、分享,并合为一体。

林徽因和梁思成的结合是幸福的,是天造地设的一对,欧美留学的时光应该是他们最简单最幸福的日子,只是追梦少年终究要回归现实,你侬我侬的花前月下,只是点缀,而不是生活的全部。

两人回国后就加入了少帅张学良筹建的东北大学,梁思成担任系主任,林徽因任教员,接下来的日子,两人切磋教学,与三五知己探讨建筑,纵谈国事,日子过得非常充实甜蜜。

然而好景不长,当下时局混乱,社会治安极不稳定,林徽因又临近产期,两人于是就离开了东北大学,回到了北平,加入了中国营造学社,梁思成任研究部主任,林徽因担任校理,夫唱妇随。

截止到抗战爆发,梁思成领导的营造学社先后考察了全国137个县市的古建筑1823处,其中详细测绘的就有206组,完成测绘图稿1898张,为中国的古建筑保护留下了宝贵的资料文献。

“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岌岌可危,他们全家只能匆匆离去避难,从北平到天津,从天津到青岛,再从青岛坐船南下到长沙,渴望能在战乱中找个安全的栖身之地。

然而长沙也不是净土一片,日军隔三差五的空袭扔炸弹,好几次两人都离死神一步之遥。于是乎,两人偕老带幼,爬山涉水的去昆明,去偏远之地找个临时的家。。经过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吃尽千辛万苦,昆明终于到了,但梁思成却病倒了。早些年车祸留下的背椎病爆发了,背痛得难以起身,牙周炎又发作了,满口的牙齿都被拔了,只得卧床静养。

家庭的重担就落在了林徽因的身上,此时的她也是被肺病缠身,虚弱得很,但为了撑起这个家,为了赚钱养活一大家子,她去给云南大学的学生补英语。昆明海拔高,每次爬过几个山坡,林徽因的肺部都是火辣辣地疼。

但就是这样的生活也不能长久,日军攻占了越南,云南成了前线,昆明自然变成了日军轰炸的主要目标。于是,安定下来不久的一家人又要开始迁徙,但是整个中国都卷入了抗战,哪里还有安全之地啊。

当时,美国好几所大学和博物馆都聘请梁思成和林徽因到美国去工作和治疗,都被两人婉拒了,两人表示:我的祖国正在灾难中,我不能离开她,哪怕是死,我也要死在祖国的土地上。

后面,一大家子跟随营造学社搬迁到了更偏僻的四川李庄,在这里林徽因的旧疾来袭,肺病发作了。四十几度的高烧,几个礼拜都退不下去,每天都大汗淋漓的,什么都不吃下,人瘦得皮包骨,只能靠着当地的中药苦苦支撑。

家里入不敷出了,实在没钱了,梁思成只能去当衣服,衣服当完了,只好把自己最宝贵的金笔和美国手表给当了,换了两条草鱼,回家给林徽因补补身体。

抗战打了八年,林徽因的肺病熬了八年,病情早已恶化,终于等来了抗战胜利的喜讯。回到北平后,在友人的帮助下,两人的生活才有了点好转。

后来找了一家医疗条件好的教会医院去检查,X光透视后,医生告诉梁思成,来的太晚了,林徽因的肺部已经空洞了,一个肾也感染了,没有办法了,最多她还能活五年。

梁思成顿时如五雷轰顶,瘫坐在地,最艰难的日子过去了,而最爱的人却要离自己而去,他不能接受这个事实。

林徽因却很快释然了,让梁思成带她回家,回他们北平的家,那里是他们梦开始的地方。

一家人颠沛流离了9年,回到北平,两手空空,家徒四壁,日子也不好过,但是两人并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梁思成担任了清华大学第一任建筑系的主任,很快又要赴美考察交流。

而临行前,交代学校有事情可以找林徽因商量,因为他知道他的妻子水平不在他之下。于是,林徽因这个被判了死刑的重病人,背靠在床上待客,她的博学多才、妙语连珠,让前来请教的年轻学子深深折服,敬佩不已。

终于迎来了全国大解放,1949年7月10日,在新中国成立的前夕,各大报刊刊登了公开征求国旗、国徽图案的启事。刚刚做完肾脏切除手术的林徽因接受了国徽设计的任务,她不顾身体的虚弱,就像拧满了发条的钟,每一天都以分钟计算。

她靠在枕头上,在床上的小几上画图设计,累得实在受不了了,就躺下休息一会喘口气,起来再接着画。

三个多月的日夜奋斗,最后的图案终于出来了:外圈环以稻穗麦,下端用红绶带环结在齿轮上,国徽中央是金色的天安门立体图案,上方绘有金色浮雕的五星,衬托在红色的底子上,如同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庄严肃穆,气势非凡。

林徽因的这一设计获得了评委会的一致好评,周总理也投票通过。在全国政协第一届第二次会议召开时,由毛主席提议,全体代表起立,用鼓掌的方式通过了由林徽因、梁思成主持设计的国徽图案。

掌声雷动,到会的林徽因热泪盈眶,没有什么比包含自己心血的作品成为国家形象的代表更令人激动了,此时的她,却虚弱的无法从座位上站起来答谢了。

1952年,人民英雄纪念碑开始设计,林徽因被任命为纪念碑建筑委员会委员,参加设计工作,但她已经病得不能下床了,她在床上安放了绘图桌,用尽生命最后的力气去绘图。

她主要负责设计纪念碑须弥座的装饰浮雕,为此,林徽因对世界各地的花草图案进行了反复对照研究,绘制出了成百上千的花卉图案,最终选定了以橄榄枝为主题的花环图案。

在生命最后的几年,林徽因还完成了景泰蓝工艺的抢救工作,让景泰蓝这一濒临灭绝的中国独有的国宝级技艺,重新焕发了生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1955年的4月1日,清晨6点,中国第一代女建筑学家走完了51年的多彩人生,挚友金岳霖为她写了副挽联: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这才是对林徽因一生最好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