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野生羚牛泛滥成灾 ,伤害人类,可为什么它的保护等级堪比大熊猫?

100人浏览   2024-08-25 08:31:03

秦岭羚牛

谁也想不到,当野生华南虎难觅踪迹之后,食草动物们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影响如此之大,尤其是秦岭羚牛。

秦岭羚牛又叫做白羊,它们属于偶蹄目中的一员,头像马,角像鹿,蹄子像牛,尾巴像驴,所以又称为“四不像”

羚牛属于大型食草动物,一共有4个亚种,其中秦岭羚牛主要分布在我国秦岭地区,栖息在海拔2000-4500米的高山悬崖地带,属于典型的高寒生物。

在过去,秦岭羚牛的数量受到华南虎、豹子等大型食肉动物的压制,种群数量难以增长;而当华南虎以及豹子逐渐从野外消失后,人类又取代了老虎和豹子,成为压制秦岭羚牛数量的存在,甚至导致秦岭羚牛数量不断下降,面临灭绝危险。为了保护它们,我国将秦岭羚牛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保护等级和大熊猫相当。

随着近些年来人们对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强,以及禁猎措施取得明显效果,秦岭羚牛有了喘息之机,尽管它们繁衍速度较慢,每年只能繁衍一胎,每胎只有1只,但由于当地缺乏大型食肉动物,使得秦岭羚牛的个体数量稳步上升,尽管还没有脱离灭绝的危险,但相对而言它们的数量有所增加。

秦岭羚牛喜欢群居生活,通常是组成10-40多只的群体在一起觅食,而它们的这一行为却给当地环境带来了严重灾害。

秦岭羚牛喜欢在树干上打磨自己的角,这可以使它们的角保持地又尖锐又光滑,可以给予天敌以及在争斗中获得一定的优势。

然而,秦岭羚牛在打磨自己角时,会蹭掉大量的树皮,而大树被蹭掉树皮之后,昆虫、鸟类、真菌、微生物等都会趁虚而入,导致大量成年乔木死亡。

在食物匮乏的季节,秦岭羚牛还会啃食树皮,取食本就不多的树叶,导致乔木极其容易死亡。

当大型乔木死亡之后,森林上方将没了遮挡,以至于阳光能够直射到土壤表面,小型灌木、草、以及竹子等就会取代原来的乔木。而当灌木以及竹子生长旺盛时,乔木的幼苗将会因光照不足而无法生长成为大型乔木,以至于原来的森林都被竹林所取代,而这对于当地的其他食草动物而言非常不利。

羚牛对环境的改造

由于羚牛对环境的改造,使得大量乔木死亡,而竹林面积却扩大。按理来说,竹林面积扩大应该更有利于大熊猫生长,但事实并非如此。

大熊猫喜欢生活在有一定密闭性的森林里,这是因为大熊猫比较胆小,在遇到危险时,它们会选择爬树求生。

另外,大熊猫还会在树干上留下气味,这是因为大熊猫属于独居生物,在野外环境下大熊猫很难遇到彼此,因此在发情期时,它们会通过气味寻找异性,并与之交配。

但是大熊猫留下气味的这些树,如今却经常被羚牛当做打磨角的树,使大熊猫留下的气味消失,造成生活在同一区域内的大熊猫无法发现彼此。

羚牛虽然仍未摆脱灭绝的风险,但羚牛喜欢群居生活,而这又给当地村民带来严重威胁。在过去几十年里,秦岭地区一共发生羚牛伤人事件155起,其中导致22人死亡。

也就是说,尽管我们对环境的保护,对当地的生物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但由于大型食肉动物的缺失,当地生态链依旧没有健康运转。真正想要使当地生态环境恢复往昔,可能还要大型食肉动物的介入。

尽管现如今在秦岭羚牛生活的区域已经难见大型食肉动物的身影,但食肉动物并未消失,豹子、熊以及狼等都还存在,只是它们会不会到达这里,能不能取代老虎在这里的位置,仍旧未知。

而我们在把希望寄托于食肉动物的同时,也应该想出应对大型食草动物泛滥成灾的策略。

总结

值得说明的是,其实秦岭羚牛并未泛滥成灾,仍旧有灭绝的风险。只不过最近这些年来环境的保护,以及秦岭羚牛喜欢群居生存,以至于它们对当地的环境改造非常显著,能够被人类直接观测到,以至于人们认为秦岭羚牛泛滥成灾。

不过,由于当地缺乏大型食肉动物,使得秦岭羚牛几乎没有天敌,数量逐渐增多的它们,逐渐成为了威胁当地环境的一个物种,为了保护当地的生态系统正常运转,我们需要想出一个万全之策应对这一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