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伊士运河属于哪个国家(苏伊士运河如此重要,为何其他国家不再挖一条)
亚洲和非洲的分割线、地中海的咽喉、埃及的摇钱树……这就是苏伊士运河,一个日进斗金的黄金水道,为何周边国家只有眼红的份,却不自己挖一条赚钱呢?
世界海运航线中,有两条绕不开的运河,一是巴拿马二是苏伊士。作为世界上最知名的运河之一,苏伊士连接着红海和地中海,是印度洋到欧洲最近的航线。完全处于埃及境内的苏伊士运河,给埃及带来了大量的通行费收入。
每天躺赚的日子,周边国家自然眼红不已,那其他国家为何不挖一条呢?
苏伊士运河的前世今生
苏伊士运河虽然位于埃及境内,但最初挖掘,还是法国人的规划。
自从大航海时代以来,世界各国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到一起,最初从欧洲到远东地区,唯一的海上航线就是绕行非洲好望角。
这样一绕,路途远也就罢了,好望角还有一个弊端就是“好望不好过”,前一刻看着风平浪静,后一刻可能就会遭遇极端海况。从好望角绕行,需要冒着巨大的风险。
不过再不好走,也有船愿意冒险,或者不得不冒险。当时,英国殖民者从中国、印度等地,掠夺茶叶、棉布等物资,然后运回欧洲高价出售,高额利润吸引着一批批冒险者。
随着海上贸易越来越频繁,更多的航道被发现,而红海和地中海之间的狭窄陆地,让两个海域无法相通,严重降低了海运效率,增添了海运风险。
最早有凿开陆地连通两个海域想法的是法国人。当时拿破仑横扫整个欧洲之后,还侵占了不少北非地区的土地,现在苏伊士运河所在的区域,当时就在拿破仑时期的法国控制之下。
法国政府派遣人员来到埃及,不断地进行实地测量,希望能用最低的成本连通两片海域。可惜的是好景不长,拿破仑崛起得快衰落得更快,法国很快被打回原形,丢掉了埃及的控制权。
虽然自己在这片土地上说得不算了,但法国人并没有放弃,反而是继续和埃及当局沟通,试图继续修建运河。
直到1854年,半利诱半威逼之下,埃及同意了法国的要求,由法国组织实施运河的开凿工作,然后将建好后的运河租借给法国99年。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欧洲列强的掠夺手段如出一辙。在法国殖民者和埃及统治者的双重逼迫下,大量埃及劳工参与了运河的挖掘工作。
鉴于当时的技术条件,运河挖掘几乎全靠人力完成,没有足够的水和食物,甚至连干净卫生的厕所都无法保证,大量埃及劳工死在了工地上。可以说,整条苏伊士运河,就是那一代劳工用生命开凿出来的。
法国和埃及为开凿运河付出了巨大的资金,法国仗着列强身份,从其他地方搜刮还能正常维持财政运转,埃及政府全靠自己出血,运河建好了国家财政也半死不活了。
为了维持苏伊士运河的正常运转,埃及不得不向英国大量举债,凭借着这些债务,英国巧取豪夺取代埃及成为苏伊士运河的另一大股东。
自此之后,法国和英国几乎控制了整条运河,占据了运河收入的大头,埃及只能跟在后边吃点残羹冷炙。如果无外交,自己的正当权益都没有能力保证。
日进斗金的黄金航道
这种鸠占鹊巢的情况,直到二战之后才得以改善。二战后,英法虽然属于战胜国,但依然衰落不少,新的世界霸主美国和苏联,共同支持埃及对苏伊士运河的诉求,最终在两国支持下拿回了运河运营权。
虽然运河回到了埃及的怀抱,但此时运河又面临着新问题。随着石油天然气成为人类社会最重要的能源,中东地区的油气资源输往欧洲,又离不开苏伊士运河。
但100多年前修建的运河,已经无法完全满足现代油轮的通行需求,很多大型油轮超出了运河的宽度,导致无法通行。
为此,在1980年前后,埃及政府投入巨资对苏伊士运河加深加宽,可以让更大型的轮船顺利通过。自此,苏伊士运河逐渐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航道之一,也成了埃及的“摇钱树”。
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共有25887艘船只通过苏伊士运河,总载货量超过15亿吨,为埃及创造了超过94亿美元的通行费收入,这占到埃及整个国家GDP的2%。
按此平均折算下来,每艘船通过苏伊士运河的通行费,超过36.3万美元,如果再加上运河配套的港口、补给等设施,还有相关工作人员的产出,苏伊士运河给埃及带来的经济价值将更大。
目前而言,苏伊士运河的集装箱运输量,占全球海运总量近四分之一(24.5%)。对埃及来说,苏伊士运河可以让他们天天躺着赚钱。
除了是埃及的摇钱树,苏伊士运河还以一己之力,大幅提升了埃及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自2023年10月巴以之间爆发冲突之后,鉴于以色列的反人道主义行为,胡赛武装宣布封锁红海,打击途经红海驶入以色列的船只。
正是因为苏伊士运河的存在,才让几乎所有经停以色列的船只驶往红海,然后通过苏伊士运河,尽快抵达以色列。
相比于历次中东战争期间苏伊士运河遭受的损坏,胡赛武装的封锁只能算是小打小闹。摆在埃及面前最迫切的问题,是日益增长的航运需求与运河狭窄水道之间的矛盾。
为何不拓宽?
世界航运需求越来越高,苏伊士运河越来越不能满足这一需求,为何埃及政府不拓宽一下河道,让通行费收入再涨一截呢?是躺着赚钱不香了还是埃及不差这点钱了?其实都不是,对拓宽苏伊士运河多赚通行费,埃及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想要拓宽河道就必然影响到运河两岸的生态环境。随着原本的陆地变成河道,对周边生态的破坏程度是一个未知数。
虽然埃及的绿色环保势力不如欧洲国家那样猖獗,但一旦埃及动手,必然会招致一些西方国家的口诛笔伐。
当然,这个因素在一定程度可能会影响埃及,但绝对不是决定性因素,最根本的原因,还是钱。
2014年,埃及提出了“一倍半河道”计划,就是在不改变两端出入口的前提下,在原有河道旁边新增加一条狭窄河道,以降低相向而行的大型轮船发生碰撞的概率。
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个方案,而不是再建一条同等宽度的运河,实现双向独立通行,根本原因就在于埃及政府财政不宽裕。
而也正是因为没钱选择了这个折中方案,反而让埃及避免了更大损失。当初为了完成“一倍半河道”计划,埃及先后投入了80亿美元。
原以为投了这么多钱,运河的收入也可以涨一截,结果最后尴尬地发现,改造之后的运河,每年通行费只比改造前增加了3亿美元。按照这个速度,要二十六七年才能收回成本。
花了冤枉钱,费力不讨好,惨淡的业绩提升,直接让埃及失去了拓宽运河的野心。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就以现有的运河为基础,修修补补凑合用吧。
其他国家为什么不挖?
每年近百亿美元的收入,对大国无所谓,但对一些小国而言,这无疑是一笔巨款,眼看着埃及躺在运河上赚钱,其他国家怎么就不动心呢?在自己的领土上修一条运河,取代埃及躺着赚钱不好吗?
从地形上来看,苏伊士运河周边有能力和条件再建一条运河的,数来数去也只剩以色列一个国家。
对以色列而言,修建新运河有两个方案,一是从连通红海的亚喀巴湾开始修,一路向北横穿以色列和部分巴勒斯坦领土,然后直接通到地中海。
二是从亚喀巴湾开始挖,一直挖到死海,然后再挖掘另一段,最终通到地中海。两个方案殊途同归,都是希望以色列能像埃及一样,修建自己的运河。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哪怕以色列自己再乐意,也无法改变新挖运河的难度。
第一个方案要经过环境恶劣的内盖夫沙漠,修建难度和资金需求非常大。当初美国提出建议,可以通过投放500多颗200万吨当量的核弹,炸开一条通道。
美国如此狂野的想法最终被以色列否决,先不说会不会给以色列人带来灭顶之灾,几百颗核弹运到中东,无疑给这个火药桶火上浇油。
至于第二种方案也很难实现。虽然从红海通到死海,可以利用原有的一段约旦河河道,但约旦河是以色列重要的淡水资源来源,成为运河后海水倒灌,严重影响以色列的饮水安全问题。另外约旦河水量较小,无法满足巨型轮船通行需求。
还有至关重要的一点,即便以色列不计成本挖掘出新运河,其通行成本也肯定比不过苏伊士运河,两条紧挨着的运河打价格战,就如俄罗斯原油和美国页岩油打价格战一般,成本高的一方无论如何也赢不过成本低的。
综合这些原因,虽然苏伊士运河日进斗金,给埃及创造了巨大财富,但其他国家除了眼红还真没其他的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