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送别的古诗有哪些(李白、杜甫、王维等六位诗人的12首送别诗)

100人浏览   2024-11-06 09:31:17

在我国古代,由于社会动荡、交通落后、通讯不畅、医疗条件差,亲朋好友之间一旦就此别过,往往就是音讯皆无,甚至就是永别。因此,南朝著名文学家江淹在《别赋》一文里写道:“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

故而古人对送别非常重视,在送别的时候,人们一般是依依不舍地陪送到谢亭、南浦、灞桥等一些约定成俗的送别之处,然后郑重地设酒饯别、折柳(留与柳谐音,取其挽留之意)相送。诗人们当然要现场吟诗作词,来抒发诗人的离情别绪,这种类别的诗就是送别诗。

唐朝是我国诗歌的一个巅峰,李白、杜甫、王维等名家辈出,他们凭借自己高超的才华将送别诗的创作引领到了一个高峰。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这一千古名出现在孟浩然的送别诗——《送杜十四之江南》一诗中;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一千古名出现在高适的送别诗——《别董大》一诗中;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这一千古名出现在许浑的送别诗——《谢亭送别》一诗中;

这样的诗歌不胜枚举,为了方便好友们了解,笔者精心选取了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王昌龄、刘长卿这六位著名诗人的12首送别诗,每一首都是千古流传的名篇佳作,每一首都有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好友,请您评论一下,您认为谁写的最好呢?

一、《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乘舟将要离别远行,忽然听到岸上传来一阵踏歌之声。桃花潭水即使有千尺之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一片深情。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徽泾县的一位名士汪伦听说李白来到了宣城,就给李白写了一封信,极力邀请他到泾县的桃花潭游玩。信中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

李白欣然而至,汪伦盛情接待,他诚恳地解释道:“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

临别前,王伦赠给李白名马八匹、官锦十缎等贵重礼物, 在李白上船时,汪伦又率领族人以踏歌(唐代民间的一种手拉手、两足踏地为节拍的歌舞形式,可以边走边唱)的礼仪为李白送行。

李白被王伦的至诚之心感动了,他挥笔写下这首送别诗,一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将他与王伦的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王伦也凭借这首诗而千古留名

二、《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唐: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年)的秋天,李白漫游到了安徽宣城市,宣城的青山绿水吸引着李白在此暂时居住下来。过了不久,著名的散文家李云有事经过宣州,李白高兴地接待了他。李云又名李华,时任秘书省校书郎,李白尊称他为叔叔。

李云要离开的时候,李白在宣城著名的“谢朓楼”设宴为李云饯别。在宴席上,李白借酒消愁,写下了这首古风诗歌的代表作之一。

在这首诗里,李白向李云诉说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表达了自己对社会黑暗的强烈不满和对理想世界的执着追求。“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这一句 ,展示了李白在“不称意”的情况下,找到了一条能摆脱苦闷的出路,那就是遗世高蹈,就像后来苏轼所写的“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全诗语言明朗朴素、音调激越高昂、情绪起伏跌宕、风格豪迈奔放,如歌如诉,韵味深长,人们评论这首诗“如天马行空,神龙出海”。

三、《赠李白》

唐:杜甫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秋天,在离别时,我们两相顾盼,像飞蓬一样到处飘荡。手里有丹砂却没炼成仙药,不禁感到愧对葛洪。痛快饮酒,狂放歌唱,欢快地度过美好时光,像您这样神情飞扬、意气豪迈,到底是为谁这般逞强?

天宝四年(745年秋,李白、杜甫、高适这三个唐朝诗坛超重量级人物相聚了,他们三人亲如兄弟,一起结伴漫游河南和山东, 每日痛快饮酒,狂放歌唱,愉快地度过了一段美好时光。

在鲁郡相别的时候,作为李白的小迷弟(杜甫一共为李白写诗15首,李白仅回二首),杜甫写下这首诗赠给自己的大哥,一句“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非常传神地展示了李白的性格特征。

四、《赠卫八处士》

唐:杜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未及已,儿女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卫八是杜甫少年时的好友,排行第八,处士是指隐居不仕的人。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春天,杜甫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在回华州的途中,经过卫八居住的奉先县,杜甫打听着来到了卫八家,终于见到了二十年未曾谋面的好友。

两人见面分外高兴,卫八连忙叫出自己的儿女参拜杜甫,并安排菜肴,盛情款待了杜甫,两人一边喝酒,一边叙旧,愉快的度过了一个温馨的夜晚。第二天杜甫临行前,写出这首情真意切的诗赠给自己的好友。

人生别离不能常相见面,就像西方的参星和东方的商星一样,你出我落,难以相见。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这一句诉说了人生聚少离多的无限感慨,耐人寻味。

五、《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春雨将旅舍冲刷地干干净净,两旁的垂柳长出了新的嫩芽。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请你再干了这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再也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元二是王维的朋友。他奉命准备出使安西(唐代安西都护府,今新疆库车市)。王维亲自为他送行,从长安一直陪他来到了渭城(今咸阳)的驿馆。

临别前,王维写下了这首诗,一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表达了强烈深沉的惜别之情,遂成千古名句。

、《送沈子福之江东》

唐: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杨柳飘拂的渡口行客疏疏稀稀,艄公摇荡着船桨一直驶向临圻。离别的相思就像这无边的春色,不论是在江南还是江北,时刻送你把家归。

沈子福是王维的一个朋友,740年春,他要从长江上游乘船返回江东。在送别的码头上,王维写出这首送别诗,一句“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以新颖别致的比喻,将对朋友的真挚情谊转变为客观事象,把相思变成了目可视、耳可闻、鼻可嗅的春天美景,离别的哀愁竟然被王维写得哀而不伤,“诗佛”确实是名不虚传。

七、《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是白居易十六岁时准备应试的试帖诗习作,按照当时科考的规矩,科考限定的诗题,题目前必须加“赋得”二字。

据说,白居易初次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他特意携带诗卷去著名诗人顾况家登门拜访。顾况一见白居易是个乳臭未干的年轻人,就拿白居易的名字开涮了,他幽幽地说道:“长安米贵,居可不易啊。”

当顾况打开白居易的诗卷,读完这首《赋得古原草送别》后,他不禁连声叫好,然后满脸歉意地对白居易说道:“刚才是开了个玩笑,依你这样的才华,不要说是在长安,就是在哪里居都很容易啊!”

八、《南浦别》

唐: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南浦本来的意思是指南面的水边,自从屈原在《九歌·河伯》用南浦写道:“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在《别赋》里用南浦写道:“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人们就把南浦用作是送别之地。

白居易的这首诗就是借南浦之名,描写了一次送别的过程:凄凉愁苦地在南浦分别,这正是西风萧瑟的深秋季节。友人一步步走向小船,却频频地回过头来,这回头的一看让诗人肝肠寸断,他只好劝慰友人,安心地离去吧,不要再回头了。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这一名句,栩栩如生地描写出送别人的无奈、忧伤与祝福,读了之后,能深深地牵动读者的心弦,让人产生强烈的共鸣,给人深刻难忘的记忆。

九、《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一)

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天宝元年(742年),王昌龄出任江宁(今南京)县丞,辛渐是王昌龄的一位挚友,他准备由镇江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

王昌龄陪着辛溅,冒着寒雨,从南京连夜赶到了镇江的芙蓉楼,第二天,在烟雨迷蒙的清晨,王昌龄在送别辛溅时,写下了两首诗,这首是其一。

在诗中,王昌龄殷切地嘱托好友:如果洛阳的亲朋好友问起我的情况来,请你告诉他们,我心如玉壶中的冰一样冰清玉洁、坚持操守!“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一千古名句,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十、《送柴侍御》

唐:王昌龄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开元十五年(727年),王昌龄被贬龙标(今湖南省洪江市)县尉,故而后世称他“王龙标”。柴侍御(官名)是王昌龄的朋友,在去武冈(今湖南省武冈市)赴任之前,先绕道龙标,去探望了自己的好友。在分别之际,看着忧伤的柴侍御,极重情义的王昌龄写下这首乐观开朗的送别诗。

沅江四通八达的水路连接着武冈,为君送行,不觉得有离别的忧伤。你我共同沐浴风雨,就如这一路相连的青山,我们同赏一轮明月,又何曾是分别于两乡呢?

全诗语言深情婉转,构思新颖独特,情感真挚乐观,一句“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将好友离去的悲伤暗藏于自己心底,将宽慰与思念豁达乐观地呈现在好友面前,清新雅致,感人至深。

一、《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唐: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裴郎中是刘长卿的同事兼好友,唐代宗大历八年(773年)深秋,刘长卿因截留朝廷钱粮一事,触怒了上司、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裴郎中为好友仗义执言,也得罪了吴仲孺,最终处理结果是,刘长卿被贬为睦州(今浙江建德)司马,裴郎中被贬为位置更加偏远的吉州(今江西吉安)司马。

两人是同病相怜,刘长卿在为裴郎中送行的时候,写下这首七言绝句。在作这首诗之前,刘长卿已经写过一首同题材的五言律诗《送裴郎中贬吉州》,因此,这首诗的诗题曰“重送”。

全诗写景清新自然,抒情含蓄深沉,抒发了刘长卿对患难与共好友依依不舍的真挚情意,“人自伤心水自流”、青山万里一孤舟”,这两句备受人们赞赏:“含情悱恻,吐辞委婉,绪缠绵而不断,味涵咏而愈旨。”

十二、《别严士元》

唐:刘长卿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

严士元是刘长卿的朋友,曾任员外郎之职。至德三年(758年)初,刘长卿被贬为南巴县尉,严士元在苏州城为他送行,刘长卿写出这首诗。表达了宦海沉浮、朋友伤别的感慨,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前途渺茫的黯然心情。

细雨濛濛,沾湿了衣衫,却看不见雨滴落下,花儿缤纷,飘然落地,却听不到一点声音。一句“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清新雅致、如诗如画,细致入微地描绘了春日苏州烟雨迷人的景致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