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风变化过程(安史之乱前后唐朝诗风的转变)
中国经历了300多年的分裂局面后,隋朝登上了历史舞台,但是隋朝却如那美丽的昙花一般,一瞬而亡,唐朝取而代之。
唐初之时,统治者反思隋朝灭亡的教训,与民休息,重视民生,给予了学子自由发挥的空间。
朝廷在取士之时考虑文章自身的审美价值,忽略了文章与政治的关系,因此唐朝初年诗人所创作的文章极其多元,以浪漫、昂扬、蓬勃、多样而著称。
但是到了八世纪中期,天宝年间,安史之乱爆发,盛唐一夜之间急转直下,走向了衰落。
那些曾经在盛世生活过的知识分子在失去了国家的庇护后,也对现实和人民的疾苦有了更加深层的理解。
这使得他们的文学创作由山水个人转向了社会民生,这一点在杜甫的身上就表现的尤为明显。
杜甫的诗被称之为诗史。
他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再现了安史之乱的风云突变,再现了那个年代的风风雨雨,再现了黎民百姓的幽苦面容,再现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与统治者的腐败。
他从一个自信昂扬的青年,从当年的登高望月、壮志蓬勃到后期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报国无门。
经历了许多挫折,晚年的杜甫“白头骚更短,浑欲不胜簪”,令人无限感叹。
其实不仅是杜甫,自从安史之乱爆发后,整个中晚唐的诗歌走向都由雄浑转向了阴柔,由苍劲转向了疲软。
那安史之乱究竟给唐朝的文人带来了什么?杜甫又经历了哪些改变呢?
唐朝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给唐朝百姓带来了深痛的灾难,直接改变了杜甫的生活和创作
后人在想起杜甫的时候,总会想起沉郁顿挫,但事实上青少年的杜甫却是豪情万丈,狂放不羁的。
杜甫生活在一个相对富足的家庭当中,他从小就非常好学,七岁便能够自己作诗了。
他的父母都是当地颇有名望的世家大族人,他少年时期有充分的机会接受艺术的熏陶,这对他后期的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年少的杜甫是自信而又狂放的,就连当时的社会名流崔尚、魏启心在看他的诗歌的时候,都忍不住赞叹说他有班固、杨雄之风。
杜甫出生在盛世,开元十九年,正是唐朝蓬勃发展之时,年少的杜甫和当时的大多数文人一样喜爱游历。
杜甫二十岁之时,便已经漫游吴越之地了,在外历练多年的杜甫看遍了这山川的美好,一心想进入仕途大展身手。
开元二十三年,杜甫回到故乡参加科举考试,但可惜的是他的考试成绩并不理想,但杜甫并没有气馁,挥挥手告别了官场,继续游历天下。
过了一段时间裘马轻狂的快意生活,也留下了许多颇具少年感的诗词,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登高望月,留下了那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年轻的杜甫宛如一颗明珠,肆意的闪现着他的光芒,流露着少年稚嫩的抱负。
天宝三年,杜甫在漫游之时,遇到了李白,见到了高适,结交了许多和他志趣相投的朋友,后来他几次与李白互赠诗歌,表露了他们对彼此的欣赏。
一直到天宝六年,杜甫才再次去到长安城参加考试,但是由于宰相李林甫的原因,那一次参加考试的文人全部落选。
这次科举考试给予了杜甫沉重的打击,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向权力妥协了,不得不转走权贵之门。
但是不论他怎么努力,他都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彼时他客居长安十年,郁郁不得志,仕途失意,囊中羞涩,他的小儿子也不幸饿死。
这时的杜甫,文风迎来了巨大的转变。
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没过多久潼关便已失守,唐玄宗逃走,杜甫也饱受折磨。
天宝十五年,叛军占领了长安、洛阳,安史之乱进入最高峰,伤心的杜甫写下了那首《哀江头》和《春望》,一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淋漓尽致的展现了他的悲苦。
城墙依旧,但是街道却已失去了往日的活力,百姓流离失所,草木疯狂生长,动魄惊心。
关济天下苍生,切切实实走近民众,创作了大量诗歌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文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同的文人也做出了不同的转变。
当战争来临之时,李白的悲伤表现在他对亲人的思念上,他的悲伤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而白居易则将更多的目光放在了统治阶级,放在了波谲云诡的朝廷和唐玄宗凄美的爱情故事上。
他的遗憾是:“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的惊心动魄,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悲伤与怅望。
只有杜甫将目光放在了现实之中,他拿起笔,记录现实,抨击黑暗,他字字啼血,哀悼那些国牺牲的四万义军。
他告诫文武百官不忘国恨,他揭露兵役的黑暗,他勉励人民参战,他同情人民,他心怀悲苦,他行走多地,实际投身于战争之中。
杜甫的“三吏”“三别”写出了他的爱国精神和人民性,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
杜甫和百姓生活在一起,他的喜来自于国家,忧亦来自于国家,他的身上体现着儒家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
正是因为他始终与人民站在一起,他才能够写出“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这样的现实画面。
就是因为他事事从民众出发,他才吸纳了民间歌谣的通俗口语形式,写出浑成质朴、通俗易懂,但又言辞恳切的诗句。
杜甫推己及人,为民请命,用一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说出了自己的真实理想。
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了战乱,带来了危险,大量北方文人为了躲避战乱难逃。
这些诗人在南方生活之中不自觉了吸纳了江南文化,从吴地汲取了大量创作灵感,产生了偏于柔和的审美取向。
安史之乱既促进了唐朝经济中心的南移,也使得诗歌发生了由北向南的逆转,造成了气骨顿衰的结局。
安史之乱的爆发,使得杜甫诗中的女性形象产生了转变
从现存的资料来看,杜甫一生曾写过30多首专门描写女性的诗,这些诗词的着重点多有不同。
以安史之乱为界,战争爆发前,杜甫所写的女性大多都是贵妇和艺妓,而安史之乱爆发后,他笔中的主人公却多为劳动妇女。
他的情感态度由讽刺转为了怜爱,表现手法由虚走向了实。
盛唐之时,杜甫曾在《丽人行》当中写过杨贵妃、在《虢国夫人》当中写过高贵妇人、在《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二首》写过妓女,他的态度大多都是讽刺调笑的。
可是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却将目光离开了那些美艳的女子,放在了普通百姓之上。
他直言讥讽杨贵妃自私、骄奢淫逸,他借金屋藏娇之事,讽刺杨贵妃以色示人,终不能长久。
他在《垂老别》中关心离别的老妇人,在《石壕吏》中写出了民间妇女“出入无完裙”的窘状,他真实的写出了广大劳动女性的悲惨处境。
杜甫过去在写女性之时,大多会用华丽的辞藻勾勒女性的体态美,注重女性的外貌和服饰,不会太关注她们的内心。
但是随着战争的进一步深入,杜甫的笔风走向现实,开始关注起了女性的精神和心灵以及女性的生活环境。
中国古代社会一直是男尊女卑思想为主的社会,即便是唐朝之时,女性思想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放,但是在男性群体中,女性的地位还是相对较为弱势的。
杜甫所塑造的这些女性摆脱了宫体诗人们玩赏亵玩的态度,真正从女性的角度,将女性投放在现实层面上,写出了她们的境况。
也正因如此,杜甫之诗也得到了许多女性的喜爱。
关于安史之乱、关于文风的转变、关于杜甫的无奈,我们已经谈了太多太多了。
但是在那个战争危机频发的年代,杜甫也只是千万人中的一个罢了,有很多如杜甫一般被生活磨平了棱角。
但是幸运的是,生活在乱世之中的杜甫从未麻木。
他用自己的力量记录了那个真实的年代,他用自己的力量展现了中国的文人精神,为后世留下了许多研究唐朝的壮美诗篇,诗圣二字杜甫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