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宰相是什么官(历史解密:宰相刘罗锅真的是宰相吗?)

100人浏览   2024-11-04 08:31:08

刘统勋(1699-1773年),字延清,号尔钝,山东诸城(今山东高密)人,清朝名臣。

其为雍正二年进士,历任政府要职,是乾隆帝股肱之臣。其为政四十余载,清廉正直,敢于直谏。他曾赴浙江学习海塘工程,受命勘察疏通运河,前后督修河道三十余年。期间他还率领测绘队实地勘测,修撰了《西域图志》。1773年,其猝逝于上朝途中,追授太傅,谥号文正,归葬山东诸城白家庄祖坟。

《宰相刘罗锅》是一部很多人都很喜爱的电视剧,对于剧中主角“刘罗锅”自然也是很熟悉,他身为一朝宰相,自然会是权力很大,而且与恶势力斗智斗勇。但其实在真实的历史上,刘罗锅的原型,刘墉,并不是什么宰相,真正能够被称为“宰相”的,是他的父亲刘统勋,虽然他不叫“宰相”。那这个刘统勋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说他不能被称为宰相呢?

1.宰相制度

事实上,宰相这一制度,或者说这个称呼,起源时间非常早,早在商朝就已经存在,那个时候还叫做“相”。之后历朝历代的称呼都有一些变化,但是最基本的东西基本上是很少变化的。周朝时候的“冢宰”,秦汉的“丞相”,唐朝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明朝的“内阁大学士”等等,这些官职都可以被看作是宰相。

明朝时期,因为丞相胡惟庸专权,胡惟庸案也成了“洪武四大案”之一,牵连人数甚广,自此之后,宰相这一制度就被朱元璋废除,清朝延续了明朝的做法。所以说,清朝时期是不会有“宰相”这种职位的,顶多也就是其他官职的人,其作用就相当于过去的宰相,所以说“宰相刘罗锅”,这种说法本身也是有些问题的。

2.刘墉是什么官

就算说的意思是刘罗锅职位相当于宰相,那也是与历史不符合的,真实历史上的刘罗锅,也就是刘墉,如果要成为“宰相”,是需要在雍正八年之后成为大学士兼军机大臣,但是刘墉的一生,做过体仁阁大学士,但是始终都没有进入到军机处,所以称他为刘中堂是没问题的,但如果要说他是宰相,就实在是太牵强了,不仅是没有这个职位,他也没做到这一步。

所以说,真实历史上的刘罗锅并不是什么宰相,而且可以说,他的一生其实并没有太大的作为,他的很多官职,或者他获得的那些赞美鼓励,也都是靠着父亲的面子才得来的,他能够拿得出手的并非是政绩,而是他的书法。所以说,真正的刘罗锅只在民间是一个宰相,在历史上根本排不上号。而真实的宰相,其实是他的父亲刘统勋。

3.刘统勋

相比起刘墉,刘统勋可以说是非常厉害的一位“宰相”了。他是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他能治水,敢直谏,斥贿赂,一生操劳,成为皇帝的肱股之臣,深受皇帝信任。也正是因为刘统勋,刘墉的很多地位、权势,才能得来的比较容易。当然这并不是否认刘墉本身的才能,只是说明刘统勋的确是一个能力很强深受皇帝倚重的大臣。

刘墉的“宰相”之名也就只在民间了,真实的他担不起这个称呼,但他的父亲刘统勋却是实实在在的“宰相”,死后也获得殊荣,可见他的地位和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