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求规律记忆口诀(经济规律概述)
100人浏览 2024-11-14 08:31:14
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在经济活动中普遍存在并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经济规律的特点
(一)客观性
1.经济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不能创造、改变或消灭经济规律,只能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它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产生并发生作用的,当经济条件发生变化时,经济规律的作用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2.例如,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和交换,价值规律就必然起作用。无论人们是否意识到它的存在,它都会自发地调节着商品生产和交换。
(二)普遍性
1.经济规律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和不同的国家、地区都普遍存在。虽然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经济规律的表现形式和实现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它们的本质是相同的。
2.比如,供求规律在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中都存在,只是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供求关系的调节机制有所差异。
(三)历史性
1.经济规律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产生和发挥作用的,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经济规律也会发生变化。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有不同的经济规律体系。
2.例如,在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规律是基本经济规律;而在社会主义社会,按劳分配规律等则是重要的经济规律。
二、主要经济规律
(一)价值规律
1.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作用:
①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就会减少生产或转产其他商品;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就会扩大生产。
②刺激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由于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个别生产者为了在竞争中获得更多的利益,就会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个别劳动时间。
③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那些劳动生产率高、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生产者,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而那些劳动生产率低、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生产者,在竞争中则处于不利地位,可能被淘汰。
(二)供求规律
1.内容:商品的供求关系与价格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当供大于求时,价格下降;当供小于求时,价格上涨。
2.作用:
①调节生产和消费。供求关系的变化会引导生产者调整生产规模和产品结构,以满足市场需求;同时,也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使消费者在不同的价格水平下调整自己的消费需求。
②影响资源配置。通过价格的变化和供求关系的调整,使资源向效益高、需求大的领域流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竞争规律
1.内容:在市场经济中,各个经济主体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在市场上展开激烈的竞争。
2.作用:
①促进技术进步和创新。竞争迫使企业不断改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②优化资源配置。通过竞争,优胜劣汰,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③推动经济发展。竞争激发了经济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四)按劳分配规律
1.内容: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
2.作用:
①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公平原则。按劳分配使劳动者的劳动成果与个人收入直接挂钩,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体现了对劳动者劳动的尊重和公平分配。
②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按劳分配能够激励劳动者努力提高自身的劳动技能和素质,积极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③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按劳分配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三、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
(一)认识经济规律
1.要通过对经济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揭示经济规律的本质和作用。这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如统计分析、实证研究等,对经济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找出经济现象背后的规律。
2.同时,要学习和借鉴前人的经济理论和经验,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经济规律的表现形式和作用机制,为认识当前的经济规律提供参考。
(二)利用经济规律
1.在认识经济规律的基础上,要根据经济规律的要求,制定科学的经济政策和发展战略。例如,根据价值规律的要求,政府可以通过宏观调控手段,调节市场供求关系,稳定物价;根据供求规律的要求,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调整生产结构,提高经济效益。
2.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让经济规律在市场竞争中自发地发挥调节作用。同时,政府也要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确保经济的稳定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总之,经济规律是经济活动中的客观存在,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