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服是什么意思(老人常说“出了五服不是亲戚”?)

99人浏览   2024-04-30 15:22:10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封建时期皇帝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一旦大臣有谋逆或其他罪名,皇帝就会“株连九族”,整个宗族都会受到牵连。

所谓的九族也就是从高祖至玄孙共计9代人,其实民间所说的“五服”就是九族的概念,老人常说“出了五服不是亲戚”,这该如何理解?五服到底是什么?看老祖宗咋说!

01、古人的伦理观和“五服”的发展

中华民族自古就强调“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希望全社会都能尊重老人、庇护幼儿。可见,古代先贤们就重视人们的道德伦理关系,为了方便大家理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衍生出了“五伦五常”的说法。

说起来,古代的伦理观主要是根据《论语》而确立的,正所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其中“本”说的就是五伦五常。

那么,什么是“五伦五常”呢?其实“五伦”说的就是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五常”说的是仁义礼智信这5种德行。

君臣说的是服从上级、尊重下级,讲究身份礼仪;夫妻强调夫妻双方恩爱和尊重对方;父子强调血脉关系,父亲能够爱护子女,子女懂得孝顺父亲;兄弟说的是双方能够相互扶持和帮助,共同发展事业;而朋友要能够相互信任和关心。

古代社会中,每位成员都要记住自己的身份和责任,且要懂得尊重和关爱其他成员,不要冒犯了别人。

但五伦五常也抑制了人性,使得大家无法真正做自己。现代社会中,人们的伦理观已大不同于古代,更重视个体的自由和价值观,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更讲究平等互惠,等级观念早已消失。

但话说回来,在五伦五常的道德伦理观念下,古代也形成了“五服”的概念。

在夏商周时期,“五服”其实是统治阶级的五种服饰,离天子距离最近的500里内为甸服,甸服外500里的为侯服,侯服外500公里的为绥服,绥服外500公里的四方为要服,要服外500公里四方的为荒服。

紧靠王城的500里地内,距离天子越近交税越多,但甸服之外就无需向天子上贡,这些地区为“功能区”,天子会为他们分发很多责任。

要服所在地靠近绥服300里地为夷人居住,后200里地由天子流放罪人所使用。而荒服作为距离天子最远的地方,也多为流放罪人,这里的人来去自如,不受约束。

可见,在夏商周时期,“五服”更多的是体现当时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不同地方的诸侯都要“服从”天子。

后来,“五服”又转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五这五等服饰,同样有着等级森严的含义。

但随着“五伦五常”道德观的建立,五服逐步从等级制度模式转为认定亲情关系的标准。

02、五服到底是什么?

《礼记·檀弓下》中对“五服”有明确的说法,指的是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自己五代人,而在这五代之内,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均为亲戚。

“五服”观念的建立,影响着中国数千年的民俗文化和丧葬文化,五服之内家庭成员婚丧嫁娶,五服之人都要参加。特别是丧事,五服之人需要根据与当事人的关系远近,穿上不同规格的丧服表示哀悼。

明代时,根据“五服”亲疏关系的不同,形成了“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种丧服。

其中“斩衰”是是最重的丧服,用粗生麻布制作而成,且不缝布边,代表着毫不掩饰的哀痛,由死者配偶、子女、兄弟所穿,其服期为3年。

在古代,长房长孙、妻妾、未嫁女、儿子等都需要服“斩衰”,就算到了现代,儿子、未嫁女、长房长孙也要服斩衰。

可见,斩衰是等级最高的,表达了对逝者的无限思念和悲痛。

齐衰是二等丧服,为稍粗一些的麻布制作,且会缝布边,通常是儿子为母亲守孝,丈夫为正房夫人哀悼,孙子辈追思先祖,外甥追思舅舅等,其服期为1-3年不等。

大功、小功和逝者的关系不是那么亲近,所穿的丧服为熟粗布制作,服丧时间分别为9个月、5个月。而五等丧服为缌麻,和逝者的亲属关系最为疏远,所穿丧服为细熟麻布制作,表兄、姨兄弟、外孙、女婿、妻之父母、族父母、族祖父等。

出了五服,说明和逝者已没有亲属关系,因此不需穿丧服,也不用守孝。

如今,“五服”已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在农村中依旧发挥着作用。不过,现代葬礼中,丧服已简化,只有孝子丧服比较隆重,穿着1.2丈的孝衫以及绷白鞋,而侄子装束和孝子差不多,但孝衫没有那么长,且绷灰鞋。

在农村之中,“五服”基本上都是同村之人,婚丧嫁娶都会相互走动、帮忙,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但因现代小家庭模式,使得五服以内的族人越来越少,一旦婚丧嫁娶帮忙的人太少,出了五服的人也会帮忙。

03、五服之下的婚姻观

在古人看来,五服内均为亲戚,出门见面都会打招呼,春节要前去拜年,平时家里有什么大事,五服内之人都会出谋划策。

在五服制度下,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情,也是整个家族的事情。

这里先说一下“亲戚”的观念,亲为族内,戚为族外,亲是父亲一脉的亲友,而戚为母亲一脉的亲友。从古至今,父亲一脉的亲属血缘上比较亲近,因而有宗亲、族亲之说。划分九族、五服时,多是父亲的族亲为主。

在古代,血缘关系是维系宗族稳定团结的基础,因此很多家族为了“亲上加亲”都会搞联姻制度,将家族利益和婚姻捆绑在一起。

那么,这时候“五服”之内的男女双方是否可以结婚呢?答案是不允许。

古代两家结婚前,会翻看家谱,判断两家有没有宗族关系,避免近亲结婚的麻烦,若两家在家谱上确实有联系,但都已出了五服,那才可以举办婚礼,这一制度就是为了避免近亲通婚,提高人口质量。

吕雉作为一代皇后,为了巩固外戚力量,逼迫汉惠帝迎娶外甥女,成为朝臣的笑话,也成为皇室近亲结婚的丑闻,可见古代五服内的婚姻不被认可。

其实,“五服”内不能通婚的婚姻制度,可大大避免家族的遗传病史,提高人口质量,保证后代健康成长,这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相反,同为四大文明古国的埃及,就没有“五服”观点,近亲结婚成为普遍,看似维护了贵族血统,可也使得遗传病史的概率大大增加。

对古代普通人来说,五服也成为大家选择另一半的参考依据,只有出了五服才能建立婚姻关系。

但在今天,婚姻法已十分成熟,只要不是三代以内的直系亲属就可结婚,“五服”内不得通婚的铁律已形同虚设,但很多农村依旧保有旧思想和旧观念,不准五服内之人结婚。

笔者家乡就曾有过五服内隔辈男女结婚的情况,五服内的家族不赞同二人婚事,但这对情侣还是克服世俗压力走到一起。

总得来说,目前“五服”文化已慢慢消失,特别是守孝方面,很多地方已经简化,毕竟当下的生活节奏比较快,人们已很难再执行守孝礼节,“五服”文化正慢慢离开人们的生活,大家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