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传奇:宋朝两次被灭亡,为什么能够延续三百多年,真的是国力弱吗?
在中国历史上,大多数朝代都是亡于内乱,只有宋朝,两次被北方的游牧民族灭掉。
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实力有多强,就是千古一帝的秦始皇,也只能修长城,让名将蒙恬带领军队守在北方。
没有了北方的长城防线,自西晋末年,五胡乱华起,到隋朝时期,中原失守三百年。这三百年里,南方都打不到北方,隋文帝杨坚也是从北方打到南方,统一全国的。
古代最繁荣的地方就是中原地区,北宋能丢掉长城防线,守住一百多年,靠的就是中原地区,宋太祖赵匡胤就是占有中原地区,建立宋朝,然而宋朝实力最强的就是开国时期,也打不过北方的游牧民族,夺回长城防线。
北宋初期,统一全国后和辽国打了25年,澶渊之盟后,两国保持了一百年的和平,人类的发展就是伴随着战争,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于是两国在保持了一百年和平,都被金国给灭了。
在北宋和辽国不打仗的时候,北宋是在和西夏打仗,宋朝的军队其实真的不弱,没有长城防线,宋朝的国祚能这么久,靠的就是军队的实力。
北宋和西夏的战争最主要的有三次,第一次在宋仁宗时期,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定川寨之战,三战宋军惨败,西夏虽胜但实力不强,遂向宋朝称臣,签订庆历和议。
第二次是宋神宗时期的熙河开边,宋军胜利收复六州,以及元丰五路伐夏,宋军惨败,第三次是宋哲宗时期的洪德堡之战、两次平夏城之战,宋军大胜,西夏臣服。
在对西夏的战争中,由于没有辽国这个强敌,北宋军队武备松弛,加上北宋重文轻武,都是书生掌兵权,韩琦、范仲淹、文彦博、庞籍、章楶、王韶、刘平都是进士出身,北宋末期掌兵权的还是宦官童贯。
狄青、种家军种世衡、种谔、种师道,折家将折可适、折克行等,都是北宋时期守卫西北的名将。
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后,吸取了唐朝灭亡的教训,为了避免内乱,武将兵权过大,让文官掌兵权,这也成为北宋灭亡的原因,可谓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北宋灭亡后,失去中原地区,建炎南渡,宋高宗赵构放弃了淮河防线,退守长江,几乎灭亡,只剩半壁江山,南宋初期的情况和南宋末期的情况很相似,被北方的游牧民族打的落荒而逃。
不过南宋初期,在宗泽、岳飞、韩世忠、吴玠、吴璘、刘锜、王彦、杨沂中、张俊等名将的力挽狂澜之下,保住了南宋的半壁江山。
特别是岳飞北伐,收复了襄阳六郡,把防线推至淮河一带,南宋末期,襄樊战役失败,长江失守,以致无险可守,最终南宋灭亡。
南宋时期多次北伐,岳飞北伐失败后,岳飞被杀,签订绍兴和议,隆兴北伐失败后,签订隆兴和议,张浚被罢相不久病逝,开禧北伐失败后,韩侂胄被杀,签订嘉定和议。
三次北伐,南宋第一次失败后向金称臣,第二次失败后改为叔侄,第三次失败后改为伯侄。
宋金对战时,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灭掉西夏、西辽、花剌子模等国,强大起来,蒙古联合南宋灭掉金国。
金国灭亡后,南宋趁蒙古军队北撤之际,发起端平入洛,想要收复中原地区,无奈失败蒙古军队大举南侵。
蒙古军队攻下襄阳后,不久被名将孟珙率军收复,余玠在蜀地构筑山城防御体系,由于蒙古内乱,南宋凭借蜀地和襄阳一带的地理优势,坚守了半个世纪。
蜀地和襄阳一带失守后,南宋无险可守,都城临安也被元军攻破,陆秀夫、文天祥、张世杰等人拥立赵昰为帝,逃往南方。
在古代,最富庶的地方是中原地区,由于中原地区长年战乱,被北方的游牧民族占领,北方的士族纷纷南迁,江南地区也成为富庶之地,而在最南方的岭南一带,还是相对较差,多为流放之地。
南宋残余势力逃往南方后,不久文天祥在海丰兵败被俘,张世杰战船沉没溺亡,陆秀夫背着宋怀宗赵昺跳海自尽,南宋灭亡。